跨越之革命
第一卷 跨越时间只为见到你
第一章 生命的尽头还有什么遗憾?
第二章 往事不可追
第三章 钱到用时方恨少
第四章 适应新生活
第五章 未来人的烦恼
第六章 衰落的贵族
第七章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第八章 后世的难题
第九章 被出卖的人生
第十章 活着的死人
第十一章 死了的活人
第十二章 真实的骗局
第十三章 公平的审判
第十四章 后世金融战
第十五章 往事不堪回首
第十六章 十二区的危险
第十七章 抗议式散步
第十八章 旅行中的意外
第十九章 守口如瓶
第二十章 为了你的身体健康
第二十一章 思想教育
第二十二章 同为天涯沦落人
第二十三章 密谋
第二十四章 向往文明的世界
第二十五章 脱逃计划
第二十六章 预感
第二十七章 背叛
第二十八章 无从选择
第二十九章 时间的奥秘
第三十章 春晓行动
第三十一章 废弃的基地
第三十二章 归化?解放
第三十三章 信任和自由
第三十四章 思想烙印的魔咒
第三十五章 生财之道
第三十六章 月海之风暴
第三十七章 人面桃花
第三十八章 旧爱
第三十九章 稀世之珍
第四十章 失踪的航迹
第四十一章 劫持事件
第四十二章 胁迫
第四十三章 希望
第四十四章 决胜千里之外
第四十五章 必然的巧合
第四十六章 意料之外的怀疑
第四十七章 杀人灭口
第四十八章 十四号交通管道
第四十九章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第五十章 只缘身在此山中
第五十一章 安委会的质询
第五十二章 危机
第五十三章 城市的疾病
第五十四章 守护
第五十五章 凯撒酒店的血案
第五十六章 时间法则
背景及名词解释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第三十四章 思想烙印的魔咒
人性是贪婪的,什么是贪婪呢? 贪婪其实就是一种欲望,是人的本性,也是动物的本性,甚至是一些组织或国家的本性。 贪婪的人难以被满足,生活中充满猜疑和阴暗,因为快乐是建立在满足的基础上,而贪婪带来了欲望,欲望使人失去内心自由,同时使人失去了对外界事物的超然态度。 贪婪引发了生命更大的欲望,更大的欲望虽然可以给生命以充足的动力,但也会给人带来毁灭! 那么对应贪婪就给予正向的引导,生命的之花就会灿烂绽放!---作者 在赫特.杜比的主持下,蓝彻斯特企业金融事业部所有员工召开了内部欢迎会,庆祝张卫军劫后余生归来。 欢迎会的气氛还算融洽,金融事业部的临时负责人盖蒂也正式移交了管理权限密码,将近期的工作情况形成材料递交到张卫军公共云客户端。 在张卫军失踪的日子,金融事业部忙着梳理和消化收购企业的债权债务,调整公司的治理结构,没有开展新的工作,常规的融资业务也在进行。 盖蒂的管理风格一向是以稳妥为主,手头积攒的资金也按集团董事会的意见投入到储能水晶厂的恢复建设和改善净水供应厂的设施和设备上。 集团公司管理层对“十七日收购”行动很满意,这是杜特康佩尼联盟金融史上的一个奇迹,虽然张卫军失踪几个月时间,董事会也未解除与张卫军的合约。 张卫军的生活慢慢回归正轨,回归文明社会后,在8号基地养成的饮食习惯没有改变,没有采用以前能量单元补充体力的方法,而是按21世纪的生活习惯通过饮食来补充能量。 当然通过自然进食的方法补充能量比较耗费金钱,公司附近两家餐厅的消费水平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得起,但张卫军的收入水平足够负担。 张卫军同远古人康复中心的李德斯就年薪提成问题达成协议,支付给900万布特服务费用,并终结双方以前的达成的协议。 李德斯欢天喜地的接受了这个提议,在公证处鉴证了之后,张卫军也终于摆脱这个财务上的负累。 蓝彻斯特企业集团因为“十七日收购”行动的卓越成绩,奖励张卫军个人3000万布特,现在除过一些必要的开支和购买住房的费用外,账户存款余额尚有1900万左右。 张卫军觉得眼前最紧迫的事情是如何解决自己身上思想烙印的生命威胁,其次是思索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使命。 对于杜特康佩尼联盟他不完全认同,高度发达的科技,不能掩盖极度商业社会的冷酷,社会对个人发展公平机会的剥夺,权贵阶层可以超越一切存在,而下层人群却注定沦为统治阶层的附庸。 这种文明里漠视了对人文的关怀,一个没有能力创造财富的人甚至有可能活活的饿死,周围的人认为这是非常正常的事。 全社会对所有事情的判断基于利益的考量,而不是人性。 甚至连生育这种最基本的人权,都需要用金钱购买。 更不要说公权力强制的窥探私人的隐私,人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只是其中的一个机器零件,不能平等的表达,平等的受到对待,而不是从性的角度衡量。 在社会治理结构上,追求程序上的公平,而忽视结果的公平,最终法律体系变成了维护既得利益集团的工具。 对于自由之声组织,张卫军也不完全认同,通过一系列暴力活动,来表达自己的主张,在内部实行高度集权,人民沦为子民,靠洗脑和思想烙印手段强化统治。 怀有良好的愿望,借由高尚的口号,让人民为组织社团的目标牺牲自我,维系存在,从某种角度来讲就是绑架了民意,实际上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他们的做法与21世纪自己待的那个年代执政者做的有点相似,也有非常显著的区别。 张卫军的想法慢慢有了一个轮廓,虽然不是很清晰,对于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新的认识。 但当务之急是解决思想烙印的问题,只要那句咒语在耳边响起,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借助万能的康培尼公共云查询系统,张卫军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初步认识了“思想烙印”系统。 “思想烙印”系统应用于世界大战年间,中东地区一些小国家对于战争的结局悲观,军队大多数人员对于胜利的希望渺茫,丧失了决死战斗的决心,厌战情绪弥漫整个社会。 特工部门花了很大的精力从西方国家窃取了思想控制技术成果,开始秘密研究,以增强军队的士气,为维护国家利益挺而走险。 当时的思想控制技术并不成熟,在哺乳动物身上实验的结果也不尽人意,在当时的背景下匆忙投入研究也是无奈之举。 在初步技术成果研发成功之后,在内忧外患之下,执政者被迫在军队应用,效果相对良好。 之后,执政者对政府人员和持异见者中大批量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由于思想控制技术没有经过长期的临床试验,如果一个人接受两个以上相互矛盾的思想烙印,80%的概率会发生精神崩溃,行为不受任何人控制,狂躁易怒,有及其严重的暴力倾向,自残或者残杀无辜群众。 但是这种技术引起了别有用心、野心膨胀的军队高级军官的注意,发动了政变,抢夺了思想控制机器,政权易帜成为家常便饭。 随后,中东这些国家相继崩溃,被临近的国家兼并或占据,思想控制技术逐渐流落到民间企业集团手中。 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杜特康培尼联盟将思想烙印系统和对人的思想控制技术完全封禁,并销毁了一切相关技术资料,并将此项技术定义为反人类罪。 思想控制技术的原理实际上就是深度的催眠,通过高频音波刺激人体大脑的右脑区,通过特定频率和编码植入命令,看法,认识。 其实在21世纪,这种思想控制技术已经开始研发,只是停留在初步阶段。 典型的例证就是,一部分人对音乐很敏感,有音乐响起时,不由自身就手舞足蹈;在一个例证就是有些歌曲会让人感觉悲伤,有些让人感觉愉悦,有些会让人激昂,有些会让人舒畅…… 音乐是声音的特定组合方式,声音严格意义上讲是一种频率的组合,而有些特定频率刺激人的大脑,会引起情绪上的波动,这些就是思想控制技术的基础。 当深度催眠,频率刺激,量子电脑,生物化学等领域相互结合,学科渗透时,思想控制技术便应运而生。 思想控制技术最后发展到植入思想、意识,或者特定的命令,像凯迪和拉文那样,思想和意识被植入忠诚自由之声组织,终身将会为组织服务,自主性思维相对很少,一切的判断是以植入的意识和思想作为标准来判断,只能说是一个没有自我的废人。 思想烙印技术就是思想控制技术中的一个分支,它的技术比思想控制技术更先进,被植入命令的人在潜伏期还有自主思维。 思想烙印技术是通过特定频率植入人体大脑,通过特定语言或声音刺激,将潜伏在大脑中的命令调出人提执行,从而达到植入者的意图。 但是,先后两个植入矛盾的命令而导致被植入人失常的缺陷,后来的技术也没有解决,仍然存在不可预知的后果。 而引发命令执行的语音口令,被研究者成为“魔咒”。 张卫军越是深入了解,越是觉得可怕,目前自己还有自主的思维,如果魔咒一旦启用,还有自主思维吗? 受制于联盟法律,对思想烙印技术更深层次研究是被明文禁止的,细节问题没有相关的资料支撑,想解除这个魔咒可以说无从下手。 张卫军觉得应该从脑科研究和行为学研究方面入手,找些专业研究者探讨这些事,至于法律层面的事情他认为那不是问题。 马克思曾经说过:当利润达到100%时,就有人敢于铤而走险; 当利润达到200%时,他们就敢于冒上断头台的危险。而当利润达到300... 他们就会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 在这个高度商业化的社会,他坚信有钱能叫鬼推磨,关键是你能否出的起价钱! 他检索一下脑科研究方面的权威专家,初步确定了几个人,计划找一帮人研究思想控制技术,逆转思想烙印的隐患。 在随后的几周内,他以考察项目为名分别拜访了这几个权威专家。 经过相对轻松的谈判,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基本上搞定这件事,组建了一个研究小组,有脑科研究,行为学研究,人体科学,自动控制,软件编程,系统集成等方面的专家共18个人,当然代价也十分巨大,需要投入金额4亿布特。 先期以合作研究名义,支付了这18个人每人100万的定金后,他的账户余额仅剩不到100万布特了。 张卫军有点感叹,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筹措研究经费了,4个亿布特,这绝对是个天文数字呀!
睡觉的骆驼
2022年11月1日 15:17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