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写作全教程-瘟疫提纲
小说背景
瘟疫小说梗概
人物设定
主题思考
专有名词及概念
网文写作之七种武器
网文写作培训第一章
开篇
人称
角色
对白
人物的描写
文笔
语言及语境
矛盾点
情节
网文的爽点
代入感
规避点
书评
审核
上架
网文的运营第二章
如何结交打牌作者
小说的宣传
如何对作品进行包装
如何冲新书榜
把握小说的更新技巧
网文中的伏笔设置
剧情卡住该如何解决
如何扮猪吃老虎
如何处理主角的挫折
注意制造小说情节的冲突
如何进行小说情节翻新
作品仆街后的出路
作品该留多少存稿
小说完本的重要性
速度,网络文学创作的唯一秘诀
如何抓住读者心理
网文分段技巧详谈
网络小说信息库第三章
买断篇
出版篇
运营篇
网站篇
小说大纲教程第四章
小说大纲详解
小说的基础提纲结构
大纲的写法和新手常见问题
大神谈小说大纲
大纲在小说中的作用
大纲的要素设定
大纲的主辅线设置
大纲的制作方法
大纲的创作手法
小说大纲的创作心得
大纲的九线写法
小说速成大纲
活学活用之小说大纲
都市写作大纲的24条主线
起点神作的标准提纲
玄幻文大纲范本
男频大纲范本
女频大纲范例
网文的出版全过程指导手册第五章
关于网文习作中实际问题的剖析
关于卡文的解决方法
出版上架的小说目录审核规则
小说常见术语详解
小说掺水的十六法
阐述现代小说的开头艺术
完善小说角色的表格绘制法
如何炒作你的小说
热门网文的标准情节设定
常见小说类型的写作技巧
网络小说的创作技巧
怎样让你的小说引人入胜
如何写好小说中的人物
阻碍你成为网文大神的细节
编辑眼中的好文章标准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矛盾点
1.谈谈小说的矛盾冲突 -------------------------------------------------------------------------------- 这个帖子主要是结合我写《官途》过程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践积累,从小说矛盾冲突的四个主要矛盾冲突类型——情感冲突、利益冲突、性格冲突和观念冲突来探讨一下小说写作过程中的各种技巧和基础知识,后面还将就大高潮、小高潮、悬念如何营造及小说节奏如何掌控谈谈我的观点。当然,在这个帖子的发帖过程中,将会引用很多各种理论性书籍中的基础概念以及一些大神们的精华观点,这个帖子的主要目的既能帮助大家了解和拓展一下相关的写作技巧,又能够对我自己形成督促,自我沉淀。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说的大高潮和小高潮如何设定。 第一更: 小说主要高潮的种类:情感的高潮、命运的高潮、主题思想的高潮、性格的高潮、打斗的高潮 情感的高潮:主要是发生在情感冲突最为激烈、最为紧张的时刻,比如男主角和女主角因为误会而分开,但是由于某个突发的原因,两个人再次相遇了,而且相互指责,在相互指责中,误会突然解除,这个时候,情感高潮就到了。 命运的高潮:主要是主角命运到了生死攸关的那一刻,主角是生是死?命运揭晓的时刻,也是高潮到来的时刻。 第二更: 性格的高潮:小说中主角的性格必须要独特,鲜明,而且必须要具有比较强的稳定性,当主角面临一系列严峻困难的考验之时,主角通过其独特的性格采取了和一般人不一样的行动,而这个时候,主角的性格便得以彰显,情节也因为主角独特的性格和行动而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小说情节的张力便在这个时候显现出来,而这个时候,也是高潮情节的时候。有关这一点,大家可以看一看骷髅精灵的小说《圣堂》,在圣堂中,主角王猛正是因为有着与众不同的性格,所以才能带领着圣堂一路前行,而小说中很多情节的高潮也因为主角的独特性格表现出了强大的情节张力,比如说在小说后半部,女主角胡静被魔族抓住,王猛孤身一人前往魔都营救胡静的情节,怎能不让读者看的热血沸腾,独特的性格所引发出来的情节的高潮,这是我所理解的骷髅精灵的小说总是能够让读者热血沸腾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官途》中,很多情节的高潮也是因为小说主角刘飞独特的嚣张性格所引发的。连上司都敢打的主角怎么能不嚣张呢! 打斗的高潮:这个就比较容易理解了,相信很多作者尤其是玄幻作者朋友们最擅长的就是这个了,我就不在赘言,不过提一个个人见解,打斗的高潮必须是在打斗最为激烈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必须要想办法将读者的视线吸引住,必须要保证你所描写的打斗精彩、新奇而不是让读者昏昏欲睡。 主题的高潮:这个是一部小说之所以能够成为优秀小说的主要原因之一,一部优秀的小说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主题来契合,这一点至关重要,必须要有自己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提炼出来的契合小说的情节的主题。而小说的主题的关键作用是引起读者的共鸣,让读者认可你的小说,能够容易产生代入感,有了代入感,在加上好的情节,自然不用发愁订阅了。《官途》小说的主题是官之途,民为本,为官者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根据我的研究,在这里我推荐大家可以看一看无罪的《仙魔变》,看这部小说可以帮助大家理解主题的高潮。尤其是在小说前半部中,河坝决堤、主角勇救万民的情节中,小说的主题更是得到了升华,虽然这段情节我已经看过了很长时间了,但是至今依然记忆犹新,原因很简单,在这段高潮情节中,小说的主题、主角的性格、情节的高潮三者高度共振,可以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 突转:把小说情节推向高潮的主要推手。 在一段情节中,如果情节一直都是平淡无奇,肯定读者不愿意看了,那么要想让情节跌宕起伏,关键的地方就是突转,也就是当小说中矛盾冲突越来越集中,在所有读者都认为情节会往A方向发展或者是读者根本都猜不到情节往哪个方向发展之际,当读者对主角的命运十分担心的时候,让主角和敌人的形势突然发生对调,比如原来主角处于逆境,那么当主角突然在功力上突破了,或者主角突然来援兵了,主角的宠物突然升级了,这个时候,困境逆转,狂踩敌人,高潮就来了。 第三更: 1、小高潮和大高潮的关系:小说的小高潮是让读者保持阅读快感和阅读体验的基础,而小说的大高潮则是小说读者最终的期待和最爽的地方。 一个小说的高潮,也是这部小说最吸引读者的地方,前面的事情发展是为它的出场做铺垫,后面的是因为这个高潮产生的影响而收尾。最吸引读者的情节就是高潮。高潮可以设置多个,以不断出现的小高潮吸引人看下去,再一个大浪的终极高潮让情节和人物联系升华到一个顶点,再回落至完结,是一种很刺激的写法。一般名家小说都有此特点,金庸的尤其甚之。举个例子,《倚天屠龙记》里面大战光明顶那场戏、最后少个大派少林寺决战争金毛狮王谢逊那场戏都是高潮,这种高潮的情节,总是让读者充满了期待,主角的表现更是让读者兴奋,高潮写好了,可以让读者哭,也可以让读者笑,能到达什么样的效果,就看作者的功力。如果小说前面经过铺垫之后最后没有写出高潮点来,读者情绪就会非常郁闷,很快就会放弃这本书。所以,一个作者,必须处理好高潮的情节。 在举几个例子: 对网游小说而言,主角每次你提升一级,就是一个小高潮。或者说打败了一个小BOSS,也是1个小高潮,打败一个大BOSS,就是一个大高潮。假如有阴谋的话,那么在主角即将查明真相,直到完全明白整个事件的始末,之间的这一段就是阴谋的大高潮。也有人认为,只要是写打架就是小高潮,其实不然,打架也要分什么情况,无聊的打斗根本称不上什么高潮,只有那种能推动故事发展的打斗,才算是真正的高潮…… 2、小说高潮情节如何设计 对于高潮情节的设置,通常需要一个过程来进行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因此在情节设置时必须注意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高潮必然是处在发展过程之后,如果没有“过程”的形成和反复跌宕,在小说情节上还没有形成足以调动读者的心理力量,这时即便出现“高潮”,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能构成尖锐的冲突和高峰。因此,在没有形成充分的“发展”的情况下,安置高潮就会显得突兀和不自然,就会失去应有的感染力。当然,这个所讲的是小说情节展开之后的状态,由于现在读者的阅读往往属于浅阅读,所以,在小说开头的时候,必须要迅速进行高潮情节,只有如此才能吸引读者。 举个例子,《斗破苍穹》中云岚宗纳兰嫣然登门退婚主角写修书这个桥段便算是一个小高潮,而这个小高潮之所带来的效果是相当厉害的,很多人就是因为看了这个小高潮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期待感,所以才继续看下去,而之前主角是废物、修炼没有成就、纳兰嫣然退婚这一系列的情节便是一个压抑主角的过程,而主角写修书则是一个释放压力,彰显主角性格的高潮!而在这个地方所定下的三年之约更是整部小说第一大高潮的开端,为后面的大高潮杀上云岚宗做好了铺垫。而在主角杀上云岚宗这个大高潮之前,也是经过了一系列层层的铺垫之后,最终让读者对杀上云岚宗打败纳兰嫣然充满了期待。 此外,高潮的设置,通常采用突转的方式,利用突转而构成情势的紧张,来构成高潮到来前的危机,也引起读者/观众的期待。高潮出现的时候,一般要注意将各种线索渐渐收拢,将矛盾冲突集中到主线和主要矛盾上。 在高潮中,全部情节的关键纠葛在这里总交锋,主要事件得到解决,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这里得到了最后的完成,读者也在这里得到了最强烈的震撼和感动,同时小说的悬念也在这里得到了最终的释疑。 ------------------------------------------------ 2.关于小说悬念设计 -------------------------------------------------------------------------------- 有关情节处理技巧 此篇的一些手法和技巧均是来自电影和话剧的通用手法,大家在理解的时候可以结合着一些影像,我想,在写小说的时候一样可以用的着,便拿来跟大家分享。 再多说一句,如果写剧本的话,最好遵循三一律,模式上以起承转合为主。 【一】关于开篇 开篇的两大通用手法: 1,悬念式: 顾名思义,悬念式便是在开头设置一个悬念,把读者吸引进去,这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而悬念式又分为以下两种: “怎么办型”:这种开头,往往是在开篇后不久,便给观众(读者)展现出一个极其棘手的麻烦或者苦恼!对于这样的苦恼剧中人物无从解决,读者或者观众极其想知道这样的一个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然后,读者便会带着这样的一个问题进入电影中。如果不好理解的话,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有这样一部电影(我虚构的),电影开始后,展现给观众的是一张床,而床上一对男女正在嘿咻,做完之后,女子痛哭,男子愁眉不展,然后通过他们的谈话,我们知道,他们竟是一对兄妹,而他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面对?怎么解决?带着这样的一个问题,故事开始了~读者便也会带着这样的一个猎奇心去看。 “为什么型”:这也是悬念式的一种,我还是举例子,拿上一个例子说:他们发生了关系,而开头只是交代了他们在做爱,为什么他们会做爱呢?这也是一个疑问,是男子喝醉酒了,还是两人真心相爱 ,我们会有这样的一个疑问。如果还不理解,我再举个例子,片头是这样的一个场景,阿灿与顾大美女一起去上班,两人同时进入电梯,里面有一个黑衣人,当阿灿与美女聊天的时候,却发现那个男子腹部插着一把刀,已经死翘翘了,那个男的为什么会死?怎么死的?这就是为什么式的悬念开头。 总而言之,悬念式开头就是摆结果,就是在开头把已经发生的事情摆出来,矛盾啦,冲突啦,然后后文解开谜团,也就是说,先果后因。 2,进行式: 这是最普通的开局,以时间顺序或者人物的行为为讲述顺序,与悬念式相反,这种进行时是先因后果,跳舞的<猎国>便是如此,以一段人物介绍开始,然后以夏亚雷鸣的成长为线索。 这个很简单,我就不再多说。 【二】主体情节处理 关于主体,我想说的只有两方面,一是关于悬念的保持,二,是关于一些情节的处理手法,也就是常用的技巧。 1,关于悬念的保持 在我看来,悬念的保持一共有三种:以电影为例 第一,观众知道,电影中的人物(一般是主人公)不知道。我可以给大家说说,这样如何能保持悬念,比如某电影(我虚构的):一日,阿灿跟老婆正在超市购物,殊不知超市里被安装了一个定时炸弹,且炸弹已经启动,唯一知道这个事情的人正在火速的赶过来,炸弹启动了,观众可以通过画面知道,但阿灿却是不会知道的,依然的陪老婆购物,这个时候观众就会想,那个来救援的人到底能不能赶过来?这个炸弹会炸么?主人公又会不会被炸死?就这样,悬念产生了!这就是悬念保持的第一条,读者知道,剧中人物不知道。 再举个例子,【康熙微服私访记】,康熙是皇帝,每个观众都知道,可是里面的人物不知道啊?那些小贪官们堂而皇之的在皇帝面前招摇,其实这个时候悬念已经产生了,皇帝会怎么做?那些人又会有怎样的后果?当皇帝公布自己的身份时候,悬念就会被释放!每当这个时候,观众的心里都会很爽!整个电视剧都是用这样的一个手法来制造悬念!其实扮猪吃虎也是这样的,这样的手法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可以保留悬念,另一个就是在结果产生的时候,给人以巨大的感觉差,让人感到很爽!很爽! 再比如,【向左走,向右走】里面,两个主人公,一个住在左边,一个住在右边,一个习惯往左走,一个习惯往右走,两人只有一墙之隔,但似乎看起来却不会有交集,观众就有所期待了,心中想着两人何时才能见面~ 第二,剧中人物知道,观众不知道,还是举个例子啊,比如电影【粉红豹】里面:粉红豹钻石被偷了,一个警察在机缘巧合下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可是电影却始终都没有说那个警察到底发现了什么,就是不告诉你,警察知道,可是观众不知道啊?于是观众不自觉的就产生了期待,心里想着,他到底发现了什么呢?到底是谁偷了钻石!我再举个例子,影片开始(虚构):一场舞会中,一个艳丽无匹大美女出现,惊艳四座,所有的男人都像苍蝇一样的找她,请她跳舞,可是她就是不假辞色,谁都不理,在所有人都徒劳无功的时候,阿灿出来了,在女子的耳边说了一句话,于是两人携手离开,开房间圈圈叉叉,我靠,阿灿说了啥话呢?这么牛逼,一句话泡到妞?你想知道么?肯定想知道啊,可是剧中人物知道,你却不得而知,这就产生了悬念。这个例子不大恰当,呵呵,大家一笑便可。 第三,剧中人物都不知道,摆出一大堆结果了,却不知道为什么,然后观众随着主人公一同探讨原因,举个例子,影片开始,阿灿是一个律师,周日的时候去接上大学的女儿回家,见到女儿的时候,女儿老是呕吐,还没等父亲问什么,女儿忙说:我没怀孕,回到家中吃饭的时候,女儿又鼻子流血,父亲问,可女儿却咬牙一个字都不说,两人出门的时候,女儿被一个拿着连爆的人给一枪杀了,阿灿郁闷,我女儿怎么了?为什么要杀她?她身上有什么事情?阿灿不知道,观众也不知道,于是,一同去探讨~ 我理解的一共有这三种悬念保持方法,当然,还有很多,不过大多是具体的方法,我只是说总体的,再给补充一下吧,关于悬念保持的其他一些方法:场景的转换,人物的增删,不断增加新的矛盾! 2情节的设置技巧,这是此篇的重中之重,是叙事性作品中增强情节性的一些惯用手法,一共有十条,我将逐条分析解释给大家,这些也是悬念产生的一些具体手法,能为自己的作品增色不少。 第一,转折,此手法是叙事性作品中最常用, 也是最实用的一个技巧,大家自觉不自觉的都会使用上,用好了,可以使情节摇曳生姿,产生观众意料不到的发展变化,进而更能引人兴致,增加艺术魅力。关于此手法我就不再下定义,我想凡是叙事性作品定会用到此法! 第二,抑扬,抑扬也是转折,但它是一个极端的转折。给大家举个例子,一地主之家为老太太做寿,一秀才上前献诗,第一句是:“这个老太太不是人”,众人哗然,于是第二句出:“九天仙女下凡尘”,老太太得意而笑,不了第三句出的却是:“生儿个个都是贼”,众人色变,这时,秀才则缓缓的说出第四句:“偷来蟠桃献母亲”,众人哭笑不得。 这就是抑扬所产生的效果,如果不用任何手法来表达其意的话,就那么一句话“老太太乃是九天仙女下凡,个个儿子皆孝顺,愿老太太寿比南山”,可是这样的话语跟用抑扬表达出来的效果如何?不言而喻! 在此诗中,抑扬的运用便简洁明了的体现了出来,情节一上一下,一束一放,相互对照! 此手法最大的作用是带来情感上的落差,我想,在网络小说中,扮猪吃虎也是对此手法的很好运用,其实说白了,小说中一些装逼的情节也是如此,目的都是为了给读者产生巨大的心里落差。 再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某日阿灿回家,老婆对他大发雷霆,原因是在阿灿身上发现了一根女人头发,阿灿怕老婆误会,便百般辩解,甚至连一天的行程都详细的说了,可是老婆就是油盐不进,板着脸,一副绝对不可饶恕的样子,无奈,阿灿只好睡沙发,第二天清晨,起床后发现老婆做了一桌丰盛的早餐,更是满脸堆笑,一副小鸟伊人的样子,跟昨晚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阿灿愣了,我靠,这是怎么回事?老婆又为什么会突然对自己好?至于原因嘛,这个随便扯,可能那根头发是老婆她自己的,想考验你,也可能是同事嫁祸,然后同事给你老婆打电话解释, 老婆前后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反差?就这样,悬念产生了。这个手法也就是制造反差。 第三,发现和突转,这是一个组合手法,属于读者话语系统里面的,发现+突转,其实也算是转折的一种,常用语悬疑推理剧。所谓发现,就是柳暗花明,守得云开见月明,而突转,则是迷雾重重!云深不知处,简而言之就是,一件没有头绪的事情突然有了重大的发现,然而稍后便是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再按照以往的情节去发展,有了一个重大的改变。 举个例子,由于例子都是我自己编的,而且时间有限,可能不是很恰当,大家不要从我话语中找毛病,谢谢。 举个例子,一起凶杀案,刑警大队毫无进展,可就在他们要放弃的时候,一个电话打进来,说他亲眼目睹了凶杀案(发现),刑警们眼前一亮,有了新发现,刑警们决定立马去找那个打电话的人,可当他们过去的时候,报警的那个人却也被人暗杀了(转折),不过这一次凶手进行的比较匆忙,却留下了许多证据,(发现),但这些证据指向的那个杀人凶手却是第一个被杀的人(转折),许多推理悬疑剧都是用的这样的一个手法,发现+转折,发现转折~就是有了新的进展,然后马上给你改变!不仅是悬疑推理,许多类型的作品都可以用到! 第四,张弛,这个我不必多说,张弛是对于情节的控制而言的,我可以给大家换个通俗的说法,那就是节奏,张弛,就是节奏的舒缓~ 张,紧张,驰,松弛,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也!不管小说还是电影,一味的紧张,会对读者造成审美疲劳,而一味的松弛,则难以引人入胜,读者会走开~所以说,小说应该注意张弛,尽量做到缓急错落~这样才能最大的展现小说的魅力。 在我看来,张弛用的最好的当属<水浒传>,以武松的情节为例,武松见宋江,兄弟情深厚,分手时念念不舍,此段行文舒缓,接下来便是景阳冈打虎,此段惊险紧张,扣人心弦,再接下来,便是会兄嫂,情节又有舒缓,再后来,便是杀西门庆……武松这一章节,可谓是波浪曾生,有急有缓,其艺术张力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这个张弛有度。控制好情节发展的节奏,就这些,不再多说。 第五,蓄放,蓄,积蓄,积累,过程是缓,放,释放,开放!过程是急!如水库蓄水,积累的时候是平缓的,然而积累到一定程度,水库便会冲垮,洪水暴发! 蓄放就是这样的一个技巧,前面缓,后面急,前面的舒缓部分全为最后的暴发。 不多说,举例子,拿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来说,要过圣诞节了,德拉夫妇都想给对对方买一件圣诞节礼物,可是家里穷,很穷,除了吃饭,都已经拿不出多余的钱来买礼物了,德拉夫妇家有两件宝贝,一件丈夫祖传的怀表,另一件事妻子的一头长发,故事开篇后一直很舒缓,都是讲两个人在位对方准备礼物,没有什么吸引人的,丈夫卖掉怀表给妻子买了一件礼物,妻子剪掉长发给丈夫买了一件礼物,当两人互赠礼物的时候,高潮暴发了,戏剧性出来了,丈夫卖掉怀表,用钱买了一把漂亮的梳子,配合着妻子漂亮的长发,而妻子剪掉头发,给丈夫买了一个表链! 前面的部分虽然最初读的时候有些无畏,但一旦爆发,却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蓄放。如果我表达的不够清楚,可以自己到网上查阅一下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看过之后便会明白!我的表达能力有限,见谅。 第六,跌宕,所谓的跌宕,就是先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期待感,然后情节进程却有意的出现艺术性的延缓使节奏“拖沓”。令观众着急上火的同事,更增加一种观赏渴望。 这种手法在我国说书艺人的嘴里,运用的十分纯熟,那些说书艺人,总是在讲到要进关头的时候,戛然而止,开始卖关子,然而听众却已然能“忍气吞声”的继续听下去,因为他们的好奇心已经被调动起来了,你越是不说,他们就越加的好奇。 接下来,还是举例子:小飞通过电话监听,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那就是他的朋友阿灿要在五个小时后被人暗杀,小飞急着打电话,可是阿灿的手机却在此时停机了,而且两人在不同的地市,小飞心急如焚,准备自己亲身前往去营救,可是就在这个赶去的路上,却总是遇到各种麻烦,堵车,交警刁难,汽车抛锚,总之就是不让你安心的前往,甚至在路上还有人追杀小飞,麻烦一波接着一波,而这个时候,读者的心也被吊了起来,究竟能不能按时赶过去救阿灿! 例子举得不好,但也就那个意思,让你的故事跌宕起伏,你要做一件事情,把读者的胃口吊起来了,但就是不要让你轻易的达到。 其实蓄放跟跌宕是比较相似的手法,都是把你的好奇心掉起来,但就是不告诉你答案,把你的好奇心悬起来,不过蓄放是舒缓的,但跌宕却是紧张的。 第七,伏应(藏露)这个手法说白了一文不值,其实也就是埋伏笔,就是先设置一个似无特别意义的情节(一般而言,多是小的,细微的情节),让观众漫不经心的看过,并不认真觉察,而到后面,情节又了重大或奇异的突变时,才感到前面情节已有过铺垫或暗示,这种技法的使用,可以使情节发展新异奇妙,出人意料之外,又让观众觉得真是自然,本在情理之中。 我想到了网络小说中的一些类似手法,尤其是修真和玄幻类,可能主人公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候捡到一个小物件,一个小法宝,在后来主人公遇到困难,走投无路的时候往往这个小物件却能出其不意,拯救主人公于水火之中~所以说,在网络小说创作的时候,一些法宝,宝贝,一定要让主人公收下,也许会在你把主人公写的走投无路的时候,起到很大的用处。 第八,倒钩(反弹)所谓的倒钩是指:在自然随意的行文的结尾处,猛的产生新的性格体现或情节陡转,而使全文顿生深意~简而言之,就是在结尾处,情节突然发生了一个逆转,结局的意义一下子有了巨大的改变。 比如<警察和赞美诗>:冬天来了,流浪汉开始发愁了,这么冷的冬天,需要如何才能渡过,即没有食物,又没有棉衣,于是流浪汉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进监狱,那里既有房子住,还有食物供应,于是他就不断的做坏事,抢东西,调戏妇女,吃霸王餐,但无一例外的是,他都没有被送进监狱,当他来到一个教堂,听到了里面的赞美诗,顿时心灵得到了净化,决定重新做人,好好的过日子,可就在快要结文的时候,他被一个警察逮捕了,理由是“流浪不归罪!” 第九,巧合,这个我不再解释,没有啥好解释的。 第十,误会,这个也不再解释。 …… 【三】关于结局 1,有关高潮:一般意义上讲,一个故事的结局,会有一个大的高潮!何谓高潮?【辞海】中给出的解释是:叙述性作品中主要矛盾冲突发展到最尖锐,最紧张的阶段,是决定矛盾冲突双方命运和发展前景的关键一个环节,是情节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按此来定义高潮的话,许多网络小说的结局是没有高潮的,至少是没有大高潮,顶多是一个大的起伏。 接下来我便说说,高潮时如何实现的,换句话说,高潮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其实也是制造高潮的一种手法,在我看来,主要有两种: 第一,悬念的释放! 第二,人物矛盾冲突的交汇与碰撞! 叙事性作品一般都是通过这两种方式来达到高潮,当然,不排除有其他方式,比如巧合误会,关于高潮,我就在这里说这么多。 再说一句,传统的戏剧结尾往往都是悬念的是释放。 2关于结局的两种方式: 第一,锁闭式,简而言之,一些悬念释放!故事划伤了圆满的句号! 第二,无限式,一句话,欲语还休~故事得到了延展~让人心中有遐
骆延安
2022年11月20日 21:15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