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写作全教程-瘟疫提纲
小说背景
瘟疫小说梗概
人物设定
主题思考
专有名词及概念
网文写作之七种武器
网文写作培训第一章
开篇
人称
角色
对白
人物的描写
文笔
语言及语境
矛盾点
情节
网文的爽点
代入感
规避点
书评
审核
上架
网文的运营第二章
如何结交打牌作者
小说的宣传
如何对作品进行包装
如何冲新书榜
把握小说的更新技巧
网文中的伏笔设置
剧情卡住该如何解决
如何扮猪吃老虎
如何处理主角的挫折
注意制造小说情节的冲突
如何进行小说情节翻新
作品仆街后的出路
作品该留多少存稿
小说完本的重要性
速度,网络文学创作的唯一秘诀
如何抓住读者心理
网文分段技巧详谈
网络小说信息库第三章
买断篇
出版篇
运营篇
网站篇
小说大纲教程第四章
小说大纲详解
小说的基础提纲结构
大纲的写法和新手常见问题
大神谈小说大纲
大纲在小说中的作用
大纲的要素设定
大纲的主辅线设置
大纲的制作方法
大纲的创作手法
小说大纲的创作心得
大纲的九线写法
小说速成大纲
活学活用之小说大纲
都市写作大纲的24条主线
起点神作的标准提纲
玄幻文大纲范本
男频大纲范本
女频大纲范例
网文的出版全过程指导手册第五章
关于网文习作中实际问题的剖析
关于卡文的解决方法
出版上架的小说目录审核规则
小说常见术语详解
小说掺水的十六法
阐述现代小说的开头艺术
完善小说角色的表格绘制法
如何炒作你的小说
热门网文的标准情节设定
常见小说类型的写作技巧
网络小说的创作技巧
怎样让你的小说引人入胜
如何写好小说中的人物
阻碍你成为网文大神的细节
编辑眼中的好文章标准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情节
1.小说情节的画面感 -------------------------------------------------------------------------------- 今天的培训内容是:顺眼——谈文章的画面感。 这个培训内容,主要还是为新手而讲的。培训的时候,希望和以前一样,不要乱插话、发图片和表情,有疑问,大家等到培训完,我会留时间给大家提问的 最近看的很多新手的书,都是第一眼就看不下去了,根本没心情看。 但是这些新手都要求我对他们的作品的内容和情节做出品评 其实,就算我对作品的情节和内容做出指点,作者也不会马上改正 因为这些能力,不是什么人指指点点就可以马上获得的。 但是有一点,就是我经常说的基础,却是只要点明了,就可以马上获得好处的 今天的主题是顺眼——谈文章的画面感 我想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当你第一眼看一个女孩子的时候,你是先感觉这个长得不错呢?还是具体到这个女孩子的眼睛眉毛嘴巴不错? 这个第一眼的感觉,就是顺眼,我们不看一个人的具体外貌,第一眼的感觉,就是顺不顺眼的感觉 只有当我们感觉这个人长得很顺眼,我们才会继续从细的地方看,比如五官,比如身高体型身材 看小说,又何尝不是如此? 曾经有不少写了十万字,收藏没破百的作者找上我,让我看他们的书 个人感觉,这些作品其实都有很不错的创意,有不少闪光点 比如人物刻画,布局,创意,情节,或搞笑或凝重的文风,都是这些作品吸引我读下去的优点 试问,一本书的开头,如果2000字一章的篇幅,只有三四个段落,作为作者的我们,换成读者的角度看,你,会不会读下去? 试问,一个句子,有二十个字以上,甚至有的超过三十四十个字,谁有那个耐心读得下去? 试问,一本书,错字百漏,前言不搭后语,形容词一大堆却分不清文章的主宾,说白了就是不知道作者在讲什么。这种书,谁看得下去? 试问,如果有这么一个章节,开头全部都是引号开头,干巴巴的一点变化都没有,看书的人会不会有种难受的感觉? 这一些东西,都是读者们,第一眼,还没有看到作品的时候,就已经可以看到的东西。 它叫做画面感。 我已经讲过长段,长句,因为过于密集的文字堆砌,导致整个电脑屏幕,都是文字,看起来会很累。 当一个读者,感觉到作品看起来累的时候,其实这本书已经完蛋了。 千万不要拿大神们的红书来做对比,我们如果有大神的名气,随便找只猩猩,键盘敲出来的文字也能卖钱。 网络文学,是以电脑屏幕为载体的文学 我们不可能象纸质媒体那样,看一整天眼睛都不会累 所以我们要有意识的,把传统文学创作的一些毛病改掉。 那么,什么样的作品,才有好的画面感呢? 第一要求,是不单调。这个不单调,不只是指对话形式不能全用引号开头,还有对那些,喜欢用名字灌水的,喜欢用形容词灌水的 如果有这么一个章节,每一章的开头都是主角的名字,相信大家都看过这样的情节吧,大家会不会感觉怪怪的? 如果有这么一个章节,每一段的开头都是主角的名字,相信大家都看过这样的情节吧,大家会不会感觉怪怪的? 这个就是主角过于单调的行文方式造成的 第二,不要有过多密集的文字和段落。今天我的同事跟我说,如果硬生生的把文章分段,感觉文章的整体和谐性会下降。 我说,可能会破坏文章的整体,但是,如果太过密集,你的读者略过不看,那么,你文章的整体和谐性,不是照样被破坏? 我同事想想说:也是,我看到超过二十个字都没标点的,都是看头看尾,扫过去的。 我后来给他一句话:不管以什么理由,只要你的文章,让读者感到累,感到可以忽略过去的东西,那你写再多再完整也是没用。 因为人家:不看。 这就是文章画面感的重要性 其实,说白了,这个东西我已经讲了几十次,作者们都有点烦了。无非就是单句、复句和段落短一点,描述的方式多变一点别太单一而已。 OK,今天的主题到此为止,接下来是提问时间。 何谓单句:没有标点符号的叫做单句 何谓复句:完整的一个句子,以句号或者感叹号或者冒号问号等结尾。 何谓长段:超过300个字就长段了 ------------------------------------------------ 2.如何加强书的情节 -------------------------------------------------------------------------------- 如何加强书的情节?我今天讲的,就是如何加强书的情节。 所谓故事情节,就是加强故事的悬念 而悬念的构成,主要依靠以下条件 1、人物命运中潜伏着危机 2、生与死、成功与失败均有可能出现,存在两种命运、两种结局 3、发生势均力敌而又必须有结果的冲突 4、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行动能引起观众在感情上的爱憎 5、观众对未来事态发展的趋势清楚。合乎逻辑的故事发展和对人物的强烈爱憎,是构成悬念的两个重要元素。 悬念在故事中的运用,一般分为两类 总悬念与小悬念。 亦称整体悬念与主要场面中的小紧张格局 。总悬念是全剧主要冲突的焦点所在,在故事开始即要提出,并随着冲突的上升而不断加强,一直到高潮 它是贯串全剧的戏剧性结构的情绪支柱 期望式悬念建立在对观众不保密的基础上,它是在观众对人物命运和事态发展有一定预感和了解的情况下所造成的期待 突发式悬念则主要依靠对观众保密,通过使观众大吃一惊来加强戏剧效果。是故事发展过程中出乎观众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复杂情况和险要转折,亦称吃惊或惊奇 在实际创作中,不同风格类型的小说故事,对这两种悬念的运用也各不相同 侧重于性格描写的,多用期望式悬念;情节戏剧更多地采用突发式悬念 在实际运用中,二者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作者总是通过期望式悬念维持观众的情绪,又通过突发式悬念造成戏剧情节和观众情绪上的跌宕,从而进一步加强冲突的紧张性 悬念的形成、保持和加强,还需要依靠“抑制”和“拖延”的艺术手法,有的剧作理论也称之为“延宕”或“缓解” 比如斗破大家如果有时间可以研究一下 它指在尖锐的冲突和紧张的故事进展中,作者利用矛盾诸方各种条件和因素,以副线上的某一情节或穿插性场面,使冲突和故事性受到抑制或干扰,出现暂时的表面的缓和 实际上却更加强了冲突的尖锐性和情节的紧张性,加强了观众的期待心理 延宕手法的另一种方式,是在冲突的紧张时刻突然落幕,造成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和间隔,从而大大加强了艺术效果。对的,就是布局,但是要懂得收。 悬念和延宕交替进行的格式,与观众看戏时的精神忍受限度有关,始终不懈的紧张,只会使观众感到疲惫,暂时的缓解,是调节情绪,为进一步紧张作精力上的准备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矛盾的发展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必然迂回曲折有进有退,也必然会产生想不到的变化 要懂得如何在戏里安排悬念,首先必须熟悉生活中事物发展的规律,戏剧悬念的美学价值在于是否符合生活发展规律,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我本人为了想写本书,已经决定出去工作历练】 突转,也称陡转、突变,指故事向相反方面的突然变化,即由逆境转入顺境,或由顺境转入逆境 它是通过人物命运与内心感情的根本转变来加强戏剧性的一种技法 发现,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它可以是主人公对自己身份或者与其他人物关系的新的发现,也可以是对一些重要事实或无生命实物的发现 在创作实践中,发现通常总是与突转相互联用或者同时出现,小说故事往往通过发现来造成小说故事的激变 例如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第四场,俄狄浦斯为了解救城市的苦难,全力以赴查访杀父娶母的罪人,最后由于报信人无意之中透露真情,发现正是自己在无意中犯下了这一罪孽,于是,一个公正贤明的国王成了一个自我放逐的瞎眼乞丐 在小说创作中,好的突转场面不光着眼于故事的起伏跌宕,而且立足于人物刻画,力求通过情节的合情合理的突转写出人物剧烈丰富的心理变化与感情活动。 根据人物的梦境、幻觉、遐想、回忆等心理活动来组织舞台时间和空间,把过去、现在、未来相互穿插、交织起来 追求主观真实的现代派戏剧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 它主要导源于“意识流” 如A.米勒的《推销员之死》,贯串始终的是威利的心理冲突和潜意识活动,作者通过威利的神思恍惚、自言自语,在下意识中听到笛声、笑声,把舞台时空自然地过渡、闪回至以往,又通过第三者的打断,使之回到现实,以此形象地展现人物一生的悲剧命运。 时空交错的结构方法,突破了传统戏剧按客观时序反映生活的局限,通过多层次、多变化的时空组织,表现人物隐秘复杂的内心生活 但由于人的意识活动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跳跃性,使用不当,也会形成情节结构上的凌乱、模糊。 中国戏曲由于不拘泥于舞台的写实性,时间与空间的运用历来比较自由,也有一些戏局部使用时空交错的结构手法,着重表现人物内心活动,但不像现代派戏剧那样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与跳跃性。 最后讲一个“巧合”的问题 戏剧情节是不排除偶然情况的 一切戏剧作品的情节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具有偶然性因素 可以说排除偶然性就无法构成戏剧情节 正如俗话所说:无巧不成书 但是 巧必须合理、自然、有意义
骆延安
2022年11月20日 21:16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